公司详情
【公司简介】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科力远”“公司”)成立于1998年,2003年A股上市,代码600478。在创始人“科技兴国、产业报国”的情怀引领下,公司坚持深耕节能减排事业,长期致力于先进电池及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,是集上游矿资源、电池材料、先进电池及管理系统、储能系统、电池回收等产品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。
经国家发改委批复,科力远组建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,开展储能技术及材料的创新研发;成立国家轻工业电池及储能材料质量监督与检测中心,开展储能电池的检测评价与标准制定。推出的混储模式可提升储能安全和运行效率,是国家《“十四五”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》鼓励发展的技术路线。公司先后取得专利900余项,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、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,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智能制造示范工程、绿色工厂、质量标杆,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(产品)名单。此外,还是湖南省先进能源材料产业集群龙头企业,粤港澳大湾区电化学储能产业联盟发起单位。
面对“双碳”时代机遇,公司持续布局,开创“一主业、三赛道”事业格局(以先进电池及材料为主业,深耕镍电、锂电与储能)。在镍电领域,科力远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体系,通过积极参与国际高端产业分工,进入丰田、本田供应链,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丰田的多款混合动力车型。年供应量42万台。在锂电领域,掌握4座高品位锂矿资源,实现三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首期一万吨达产。通过矿资源保障和提锂技术创新突破,夯实业务竞争优势。消费类电池业务与哈罗、美团等形成紧密合作,实现持续供货。在储能领域,公司基于共创共享的CORUN理念,协同中创新航、中城大有等产业链优质企业以及地方政府、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,打造大储能产业联盟和创新联合体,构建从自然矿山到城市矿山的闭环强链,创造市场增量,以大储能、大生态实现大破局,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公司现正与中科院、中南大学、深圳大学、武汉大学等科研院所协同创新,围绕固态与半固态电池、镍-氢气电池等新型电池及关键材料,以及制氢设备与材料、先进储能技术、采选冶技术等联合攻关,持续夯实技术驱动力,成就最值得信赖的新能源系统服务商。
【所属板块】电子元件,湖南板块,沪股通,融资融券,预盈预增,锂矿概念,动力电池回收,储能,固态电池,碳交易,氢能源,新能源车,锂电池,新材料,新能源
【主营业务】公司主要从事电池及材料业务,并布局储能业务。公司以镍氢电池全产业链为基础,持续保障动力电池及材料需求供应,持续拓展轨道交通电源市场,继续保持消费类电池及材料销售规模,同时布局锂电上游材料业务,为下游锂电及储能市场拓展提供原材料保障
【主营产品】主营产品:报告期:2024-12-31,其他(补充)收入1.23亿 ,占比3.13% ,利润0.8亿 ,占比13.96% ,毛利率64.62%;动力电池及极片收入11.33亿 ,占比28.78% ,利润2.51亿 ,占比43.95% ,毛利率22.12%;消费类电池收入10.93亿 ,占比27.76% ,利润1.03亿 ,占比18.15% ,毛利率9.47%;贸易收入收入5.08亿 ,占比12.89% ,利润0.04亿 ,占比0.78% ,毛利率0.87%;锂电材料收入4.81亿 ,占比12.22% ,利润0.03亿 ,占比0.53% ,毛利率0.63%;镍产品收入5.01亿 ,占比12.71% ,利润1.24亿 ,占比21.69% ,毛利率24.71%;储能产品收入0.99亿 ,占比2.51% ,利润0.05亿 ,占比0.95% ,毛利率5.46%
【经营范围】新材料、新能源的研究、开发、生产、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服务,金属材料、金属制品、电子产品、电镀设备、五金配件、建筑材料、化工原料(不含危险品及监控化学品)、机电设备、日用百货的销售;货物、技术进出口经营;经营进料加工和“三来一补”业务。(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,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)
【公司沿革】 公司前身为长沙力元新材料有限公司,由石峰、李长鞍、钟发平、朱佑顺和湖南省技术局共同出资组建,于1998年1月24日经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核准登记注册。2000年8月,本公司经湖南省人民政府“湘政函[2000]121号”文批准,由原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。公司于2000年8月24日在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,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[2003]103号文核准,于2003年9月3日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(A股)4000万股,并于2003年9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。 2008年7月30日,公司名称由“长沙力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”变更为“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”,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核准,公司挂牌证券简称由“力元新材”变更为“科力远”。